原来我们,都在等一个“李雪琴式”的痛,活成自己的主体
公元828年,刘禹锡再度踏进长安玄都观。十四年前,他因写《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》讽刺权贵,被贬朗州;十四年后,昔日种桃道士早已不知所踪,百亩庭院荒芜,桃花尽谢,唯余菜花野放。他挥笔写下《再游玄都观》,字字如刀,句句带火——不是哀怨,而是宣告:
公元828年,刘禹锡再度踏进长安玄都观。十四年前,他因写《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》讽刺权贵,被贬朗州;十四年后,昔日种桃道士早已不知所踪,百亩庭院荒芜,桃花尽谢,唯余菜花野放。他挥笔写下《再游玄都观》,字字如刀,句句带火——不是哀怨,而是宣告:
武平(951年六月~963年三月),全称为武平军节度使,是五代十国时期马楚政权覆灭后,刘言建立的割据政权。都城位于朗州(今湖南常德),其疆域范围主要覆盖湖南地区。历刘言、王逵、周行逢、周保权4任节度使,后被北宋所灭。
当代人总爱抱怨“太难了”:职场被穿小鞋,加班到凌晨还被骂;房贷压得喘不过气,孩子学费又涨了;明明没做错什么,却要受一堆窝囊气。可若翻开唐朝的史书,有个人比我们难十倍——从33岁到56岁,整整23年都在“被贬”的路上,从繁华长安贬到荒僻的朗州、连州、夔州、和州,
若要在唐朝诗人中评选一位“最乐观奖”,刘禹锡必能高票当选。这位中唐文坛巨星,用一生演绎了何为“打不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”。他的诗歌不是风花雪月的无病呻吟,而是与命运搏斗后迸发的智慧火花,读来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:“这老刘,真行!”
你听说过唐朝那位“打不倒的硬汉”吗?他的人生,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“熬”字大戏!别人被贬官就一蹶不振,他倒好,愣是靠着乐观和坚韧,把23年的低谷熬成了流芳百世的传奇。这要是搁现在,绝对是热搜霸榜的励志顶流啊!今天,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位大唐“熬王”——刘禹锡的故事
提到唐朝诗人,有人想起李白的浪漫、杜甫的沉郁,却很少有人注意到,有位诗人把23年贬谪生涯,活成了“反内耗教科书”。他就是刘禹锡——一个能在低谷里吟出“晴空一鹤排云上”,在破屋里写下“惟吾德馨”,连苏轼都要敬三分的“狠人”。